什麼
說來慚愧
想那時想要來整理上課的所學
然後就現在才開始下一篇 T T
不過過了這麼多個時日,我人仍然在出版業
再回頭看看老師的講義
是更有感觸了
一年前剛入行的菜鳥我
可是連改稿都不敢改呢
改稿時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體例了
好比人字邊.全形或半形.英文大小寫.數字呈現......
其實我有時候也愛偷懶,想說有表達到就好,結果就被主管念:當編輯還不注意...... : P
如果一篇文章會出問題,常就是錯字或贅字,以及邏輯不通等
這是編輯基本要注意的東西
一旦有違和感 就讀不順了
說真的遇到這樣的文章,還真有點像皮膚哪裡癢卻抓不到的感覺
那麼在有爭議的情況下呢?若從正解卻無法溝通,就從俗用吧!
除了體例與格式,
編輯改稿時也需要注意"最" "第一" "都是" "一定"這種極致字
若遇上這種狀況,編輯則必須要多做一項考證的動作
同樣的,有人名.公司名等專有名詞,又或是logo,編輯也別嫌麻煩
多做一次確認的動作吧!
不然這一錯就非同小可了!
老師還有提到順稿的四字口訣--改.刪.加.移
但切記要注意不要破壞了作者的風格或語氣,也不要隨便合併段落
至於更進階的順稿法是什麼呢?
就是靠自己啦,且要雜學
老師舉出了自己的一些經驗談,在不斷到處吸收接觸不同領域事物之下,
更對很多內容會產生一定的敏感度
同時也配合自己的好奇心,靠字典靠網路靠嘴問
之後就會越來越會順囉
老師講到最後提到的其實是一種態度了
除了基本功一些大準則之外,
剩下就是不斷充實自己
我知道自己有比剛入行時進步
但其實仍是初級生
繼續加油!(握拳)
沒想到我也成為了一名小編
2013年8月23日 星期五
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
順稿
為了讓自己更有一些突破,就這麼巧的找到了活編輯的課
鄭林鐘老師把每一個小環節抽為一堂課
老師的課一次兩小時,不知為何上起來就是會很有精神
本來以為才40分鐘過去,結果就下課了
第一堂的主題 [順稿]
開始進行的第一步驟就是順稿
順稿的目的在於
好讀、表現專業、受到讀者信賴、也提升公司的形象
切記不能忘記,最重要的是要達到溝通的功能
那麼又要順到什麼程度呢?
要順到--對、順、好
然後我想起Vivian跟我說的--信、雅、達
除了錯字和贅字是要注意的地方
體例也是需要注意的,若體例不統一,則整篇文章看起來亂糟糟
贅字的狀況好比:他是第一位參選總統的總統候選人。
這一看大家應該都知道贅字在哪兒了
再來,編輯做久了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是"想當然爾"
以為讀者一看就可以明瞭
例如:敦化南路相當熱鬧。
部分台北人一看是立刻明瞭敦化南路的位置,但是外地人可就不一定了
因此還是得修改:台北市的敦化南路相當熱鬧。
再來也要注意整篇文章脈絡的時間感以及中英對照等是否前後一致
更不用說,敏感的字眼或是差一點會差很多意思的狀況也需要再三斟酌
例如:五年前跟前女友妹妹在一起的那段時光。
唷~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
看看修改如下,
例如:五年前跟前女友「妹妹」在一起的那段時光。
就只是加了引號而已
也要避免白癡造句法,以免造成混淆
例如:報紙上有利嘉林道的報導。
那麼究竟是有利"嘉林道"的報導還是有"利嘉林道"的報導呢?
答案其實是後者,於是修改成:報紙上有一篇利嘉林道的報導。
原來如此
老師還提到:
單篇文章、書名歌曲用〈〉
刊物、書名用《》
套書、大全用【】
要講究須注意的東西真的不少呢
而有些時候自己在改錯時,除了講求正確性、官方性
但是還是要記得通俗
當讀者可能會不懂時,就還是該選擇通俗了
最後老師說
一位好編輯是要從平常生活中就要不斷主動充實自己
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為一個有涵養、夠精準的編輯
鄭林鐘老師把每一個小環節抽為一堂課
老師的課一次兩小時,不知為何上起來就是會很有精神
本來以為才40分鐘過去,結果就下課了
第一堂的主題 [順稿]
開始進行的第一步驟就是順稿
順稿的目的在於
好讀、表現專業、受到讀者信賴、也提升公司的形象
切記不能忘記,最重要的是要達到溝通的功能
那麼又要順到什麼程度呢?
要順到--對、順、好
然後我想起Vivian跟我說的--信、雅、達
除了錯字和贅字是要注意的地方
體例也是需要注意的,若體例不統一,則整篇文章看起來亂糟糟
贅字的狀況好比:他是第一位參選總統的總統候選人。
這一看大家應該都知道贅字在哪兒了
再來,編輯做久了可能會犯的錯誤就是"想當然爾"
以為讀者一看就可以明瞭
例如:敦化南路相當熱鬧。
部分台北人一看是立刻明瞭敦化南路的位置,但是外地人可就不一定了
因此還是得修改:台北市的敦化南路相當熱鬧。
再來也要注意整篇文章脈絡的時間感以及中英對照等是否前後一致
更不用說,敏感的字眼或是差一點會差很多意思的狀況也需要再三斟酌
例如:五年前跟前女友妹妹在一起的那段時光。
唷~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?
看看修改如下,
例如:五年前跟前女友「妹妹」在一起的那段時光。
就只是加了引號而已
也要避免白癡造句法,以免造成混淆
例如:報紙上有利嘉林道的報導。
那麼究竟是有利"嘉林道"的報導還是有"利嘉林道"的報導呢?
答案其實是後者,於是修改成:報紙上有一篇利嘉林道的報導。
原來如此
老師還提到:
單篇文章、書名歌曲用〈〉
刊物、書名用《》
套書、大全用【】
要講究須注意的東西真的不少呢
而有些時候自己在改錯時,除了講求正確性、官方性
但是還是要記得通俗
當讀者可能會不懂時,就還是該選擇通俗了
最後老師說
一位好編輯是要從平常生活中就要不斷主動充實自己
希望有朝一日我也可以成為一個有涵養、夠精準的編輯
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
訂閱:
文章 (Atom)